肯定的说,倒闭了!
雷曼的没落,可以用一个房贷市场中的简单例子说明。假设A是买房者,A需要向房屋贷款机构B借钱买房。如果是在中国,B一般都是银行,银行的账面上一般都有充足的资金贷款。但是在美国,很多贷款机构自己都没有资金,B于是需要向投资银行C发放债券借款,C在吸收入债券之后,需要再转手卖给有钱的投资人D,比如基金公司等。这只是一个简化的例子,现实中的情况复杂很多,资金链也更为复杂。
需要指出的是,投资银行C在资金链中起到了融通资金流动的重大作用。很多像C这样的投资银行,都是先买入B手上的债券,然后再想办法去寻找D。如果找不到D,C只好把债券划入自己的账面上。
如果A能每月按时还款,B、C、D就能源源不断分得利息中的一份。C也乐此不疲,大量购入债券。但是如果有一天,A无法支付利息,资金链就会立刻断裂。B无法付息给C,C无法付息给D。对把B的债券吸收入自己账簿上的投资银行C来说,更为危险的局面是,他们无法再找到D来购买这些债券。信心一旦缺失,市场便不复存在。C只好眼睁睁看着账面上的债券不断贬值。
雷曼和贝尔斯登,在吸收和发放房屋贷款债券上,曾领先于所有其他投资银行。根据彭博社的统计,截至8月份,雷曼账上还有500亿与按揭贷款相关的证券。如今既然市场已经停滞,受到冲击最大的也是这两家银行。
由于深陷房屋债券市场,雷曼今年财务三季度的亏损达到前所未有的39亿美元,将本年度的总亏损增加到了66亿美元。在申请破产之前,市场分析人士普遍预计,雷曼的亏损将继续加大。为了缩减成本,原本员工数目将近3万的雷曼已经裁掉了十分之一以上的职员。公司并且采取了减少分红、剥离亏损业务等方法。但是一个更重要的危机是,雷曼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遭到了极大的阻碍。
寻找买家
美国政府拒绝为收购雷曼担保,潜在的收购者因此退缩,绝境之下,雷曼只好申请破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