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14届韩国釜山亚运会,中国男篮在决赛中输给韩国男篮,获得亚军。2002年亚运会的决赛,韩国队是东道主。强大的实力,加上主场的优势(球迷、裁判因素等),韩国男篮一路杀入决赛,而他们的对手正是中国男篮。决赛中,两队打得一场焦灼,但中国队始终占据着微弱的领先优势。比赛进行到还剩30.2秒的时候,中国男篮还以7分领先。最后时刻胡卫东两罚全失,随后又是进攻未果,对手成绩打出7-0,比赛进入加时;加时赛中,中国队乱了阵脚,随着韩国队最后时刻2罚一中,没有进攻时间的中国2分失利,吞下了被翻盘的苦果。扩展资料:1978年,中国队首次跻身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1994年勇夺第八名。1996年、2004年、2008年奥运会男子篮球赛第八名。从1975年起,中国队参加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所参加的21届亚锦赛中16次夺冠,其中包括两次五连冠和一次四连冠。中国男篮一共12次参加亚洲运动会男子篮球赛,其中8次夺金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
无论是首发的胡雪峰还是替补出战的刘炜,两名控卫都没能展现出足够的能力,进攻中很容易就停球等待队友的接应,这让对手的防守很轻松,遏制住突破的路线,进而逼迫阿联和大郅不得不外线拿球,加之阿联的手感糟糕,如此男篮的进攻很难奏效,比分也在慢慢的被拉开,中国队陷入了一种自我设定的困境中。这时候我们看不到王仕鹏那熟悉的突破,也看不到孙悦曾经展现的激情,控卫线的顽疾自然还是没有解决,如此的男篮很难赢得比赛。
或许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理由,王仕鹏0分,孙悦0分,张庆鹏2分,胡雪峰2分,刘炜6分,这就是男篮后卫线的答卷,惨淡,十分的惨淡。可反观对手,巴赫拉米8分6助攻,阿法赫8分,卡瑞尼7分,他们很完善的撑起了伊朗的后卫线,是伊朗确定优势的关键。而且,男篮直到第三节中段才得到了第一次罚球,如此的窘境只能说明男篮后卫线的突破完全失去了自信,这也是男篮进攻停滞的根源所在。
当然对于男篮来说,这场比赛的失利并非意味着失去了全部。可是如今男篮面对的窘境却不可避免,如何在内线优势削减的情况下,找到稳定的得分点变得尤为重要。其实中国队并不缺好的后卫,王仕鹏、刘炜乃至胡雪峰和张庆鹏都是联赛中的佼佼者,可他们缺乏的是稳定和足够杀伤力的特点,或许呼唤更有特点的陈江华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希望中国男篮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