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的一生就是传奇的一生。在那个时代,人们知道他的名字,就像知道罗斯福一样司空见惯。他绝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漫威的元老级作者 斯坦·李 就以他为原型 塑造了一个相似经历英雄 也就是当今大红大紫的 托尼·斯塔克(钢铁侠)这个人物形象。
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乔普林(Joplin)。与他下一代的黑肤诗人不同,休斯对美国种族主义的批判较多委婉讽喻,较少直白愤怒。 休斯在纽约黑人聚居区哈林(Harlem)生活多年,以对当地的描写最为世人所熟知。 休斯是1920年代哈林文艺复兴的中心人物之一,题材多取自民间故事和布鲁斯音乐。 虽然诗人的性倾向未有定论,休斯的终生好友多为同性恋文艺家,却是不争的事实。同性情愫肯定影响了休斯的写作。他的诗歌《欢乐》(Joy)《欲望》(Desire)《子夜三点咖啡座》(Café: 3 A. M.)《水边街》(Waterfront Streets)《青年水手》(Young Sailor)《号手》(Trumpet Player)《告诉我》(Tell Me),以及1951年诗集《延迟之梦的蒙太奇》(Montage of a Dream Deferred)里的多篇,都可以作为同志诗歌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