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塔克,世界著名的鬼才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 (法国–生于1949年), 一个非凡的传奇人物, 集流行明星、疯狂的发明家、浪漫的哲人于一身, 或许算得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设计师. 他的作品随处可见: 从纽约别致的旅馆到FF4900邮购商行; 从法国总统的私人住宅到欧洲最大的废物处理中心; 从全球各地的咖啡馆及家庭中数十万的座椅和灯具到浴室中的牙刷. 菲利普·斯塔克在他的主要工作中正在引导着使物与人关系变得更融洽的一种方式.
在法國芸芸的設計經典中,以菲力浦·斯塔克為最負盛名。他的確是新浪潮設計師之尊,在國際設計界聲名顯赫,他迅速成為八十年代全球設計舞台上的傑出設計師,他反對「不誠實的設計」,並使我們對設計師及其產品的要求大增。他的設計差不多照顧到每樣家庭用品,從牙刷到芝士磨碎機,都在工作間被重造或改善過來。斯塔克創作的理念深入民心:線條簡潔優美、圖案新穎、材料及功能配合得天衣無縫。他的主要工作是引導使物與人關係變得更融洽的一種方式。
把我們的目光投放於他幽默的設計與生活中去,在減少至無以復加的設計上營造出幾何造型的典雅,並達到豐富的效果。
「什麼是令人滿意的設計?」法國設計師斯達克認為,對設計師而言重要的不僅是創造,而是要負責任。設計師需要清楚地知道他不僅僅只是對客戶負責,並且也要對整個社會負責。設計應該出自社會中各個不知名的作者,而設計師的設計也只是一座橋樑,成為了溝通顧客與他所購買的產品中間的媒介。
90年代中期以後,斯達克將「未來的設計要與社會接軌」這個想法清楚地擺到桌面上來。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我們對設計的觀點和看法已經逐步趨於一致:工業設計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改善社會環境以及服務於人類自身。
斯達克的傢俱和產品設計都有自己強烈的設計觀念:他設計的作品不確定作者,強調環境氛圍、具有可選擇性。不確定作者的意義是,他的設計靈感不僅是在聲稱:「斯達克設計!」;而是源於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是與技術材料及社會緊密相連的。他的設計處處體現了斯達克式的哲學思想:「將追求物質的世界變成充滿人性的世界。」
正如他在一次記者見面會上說的:「有多少傢俱,就有多少種完善恰當的形式來表現,每種形式都有各自不同的符號語言。這種設計語言直接與我們的社會生活、物質技術、設計思想相聯繫。」為人們提供他們自己選擇生活方式的機會始終都是斯達克的主要指導思想。
作為一個設計者,菲利普·斯塔克的每次現身總是能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雖然剛開始他可能會面帶羞澀地躲在人們目光難以發現的角落,但正式出場時卻會用一連串讓人意想不到的動作博得眾人的喝彩和掌聲,並最終消失在崇拜者的閃光燈和要求簽名的人群之中……
有人對他的設計嗤之以鼻,有人將它的作品盡數收藏,但無論抱以怎樣的態度,幾乎每個熟知他的人都會說:「他是一個天才的怪才!」
斯塔克語錄:設計是拒絕任何規則與典範的,本質就是不斷地超越與探索。未來,實用耐用的商品將取代美麗的東西。明日的市場,消費性的商品會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將是智慧型,且具有道德意識,意即尊重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實用商品。平民化設計即風格和設計消失於最簡潔和中性的外表。我平和,我能見所不見的,我好奇,我善待寬容,我明智。
菲利普斯塔克说,设计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解读。说穿了设计其实就是观察生活,并从中提出问题进行思考。作为工业设计师,不要一味的去想,盯着一个产品一直想,这是想不出来的。不妨可以试试反过来,从问题联系到产品:第一步,先想象一个问题出来,比如,不方便携带,第二步,依据这些问题去找产品,比如,杯子或者电风扇,第三步,寻找解决方法,于是杯子上有了挂绳来方便携带,于是出现了缩小版电风扇,发现了吗,一旦你从问题推到产品,那些被你忽视,甚至习以为常的产品,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这叫做反向推理法,不妨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