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有几点做的很好,一是坚持高压逼抢,二是限制阿森纳中后场出球点,三是坚决传身后球打萨内和斯特林这两点,一对一拼速度对阿森纳的后防来说还是太勉强了。上半场阿森纳基本上没法把球踢过半场,相应的曼城比赛最后阶段体能可能就差一点,这也是阿森纳后来为什么能打出气势的原因。再说说阿森纳的问题,这场看上去是打四后卫,其实还是五后卫,科奎林打居中后卫罢了。前面说到,曼城采取了近乎疯狂的前场逼抢,这时候如果阿森纳有博阿滕路易斯这样的出球中卫其实完全可以破这一招,去年的切尔西这样干掉曼城的,快速的反击让曼城苦不堪言。但是!科奎林这一场的出球真是,没法说。而且换了阵型之后(拉卡上场)阿森纳的局面明显有所改观,事实也证明,三后卫居中后卫实在不能随随便便挑个人就上,科奎林如是,埃尔内尼亦然。这场首发有点为了三后卫而打三后卫的意思,照猫画虎能有什么结果。再一个,我一直强调的,阿森纳对对方持球队员的侵略性太差(这是阿森纳的老问题)给足了空间站着看席尔瓦丁丁这种传球大师表演,这不要命了吗?
曼联和阿森纳的比赛被叫做双红会,2015年10月5日天下足球还做了专辑,历来比较火爆枪手红魔恩怨历史: 1990年,曼联与阿森纳在联赛中相遇,结果尼格尔·温特伯恩的犯规引发两队球员丧失理智的大打出手,最后场上竟然有21个人在群殴。赛后,英足总对两队实施了扣分处罚。由此,两队开始了15年水火不容的恩怨史。 1997年2月,阿森纳前锋伊恩·赖特与曼联门将舒梅切尔为一个球而发生冲突,从而拉开了两队球员交恶的序幕。 1998年,曼联客场2:1击败阿森纳,队长基恩包办两粒入球。恼羞成怒的维埃拉故意用头撞击基恩,被红牌罚下。 2003年3月,曼联客场2:2战平阿森纳,比赛中,阿森纳后卫坎贝尔肘击曼联前锋索尔斯克亚,前者遭到足总严厉处罚,包括错失了之后的足总杯决赛。 2003年9月,曼联主场1:1战平阿森纳,范尼罚丢一粒点球,阿森纳后卫基翁借庆祝动作故意击打范尼。同场比赛中,范尼还曾诱骗维埃拉吃到红牌。 2004年10月,曼联主场2:0击败阿森纳,终结枪手49场不败纪录,赛后球员通道里,阿森纳球员将食物泼在弗格森身上。 其实,除了上述这些,还有很多的口水战,比如博格坎普鄙视曼联等等。。 2.两者技战术、风格简析: 边路突破、内切,短传渗透,长传冲吊,还有压迫式防守,这四点是阿森纳和曼联都具备的。 边路突破,阿森纳强于曼联,虽然曼联有C罗,但能突破的人并不多;而阿森纳的边路球员都很擅长突破,埃布、克里希、萨尼亚、罗西基、沃尔科特、特劳累、霍伊特……不过内切还是C罗比较强。 短传渗透,两队都是一流,不过阿森纳比曼联更具创造性。 长传冲吊,法布雷加斯的长传不亚于当年的贝克汉姆!但整体来讲,阿森纳的长传不是特别准;曼联在失去范尼后这方面有所下降。两队在这方面都不是特别强。 长传冲吊一般来说,不怎么具有观赏性。 压迫式防守,曼联强于阿森纳。阿森纳走了维埃拉和坎贝尔后,防守的侵略性有所下降。 精神上,感觉枪手如其名一般,无畏、冷静、犀利,作战坚决;红魔呢,也如其名,都成魔了,历史悠久,拥有顽强、硬朗的作风。